雅安市名山区:探索“交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催生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名山区牢牢扛起建设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使命,将交旅融合同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工作有机结合,以道路建设为基础,探索“交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效,进一步推动交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迭代升级。
一、坚持规划先行,强化谋篇布局。一是融入发展规划。高质量编制修订“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布局“五纵四横一环”的骨干交通网和连点成线的农村公路网,主动将交旅融合发展元素融入到“十四五”规划中,着力优化完善旅游快进线布局,夯实主骨架旅游网支撑。二是整合要素资源。在推进各项目时提前考虑交旅融合发展元素,整合资金和要素融合打造以茶文化体验为主题的万亩茶园等乡村旅游风景道,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路线;高品质推进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建设,支撑游客对赏花、观景、采茶体验等田野休闲,产业研学体验及阳光康养等需求,促进乡村特色旅游发展。三是完善路网结构。积极争取上级政策、项目、资金等支持,将S104改建等8个重点项目挤进《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雅安行动方案》“大盘子”内,规划期内拟完成投资20余亿元,将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提升路网通行能力,实现与周边城市景区的互联互通,进一步融入“大峨眉”、“大贡嘎”、“大草原”朋友圈。
二、提升服务基础,构建畅游网络。一是提档升级交通干线网。积极配合推进G5成雅高速扩容、G318国道改建,持续高质量推进建设农村公路1039公里,形成乡镇间点状连接,乡镇向周边中心村、茶园、景点辐射扩展的农村公路网络,进一步畅通旅游“毛细血管”,区域路网通达性、便捷性进一步提高。2023年名山区计划实施交通建设项目18个,总投资约46.8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4余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13个,完成道路新改建58公里、危桥改造1座,累计完成投资约12.3亿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的86.2%。二是完善交旅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客运场站建设,开通专线覆盖6个A级景区,更新旅游配套设施,打造快捷运游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建成旅游集散中心1个、景区游客中心7个,打造“2635旅游驿站”,景区客运线路10条、直通车线路3条,更新200余套交通
三、打造供给体系,丰富业态发展。一是培育路衍经济增长极。打造以路引资、以路促游、以路增收新业态,形成百丈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金鼓村民宿群、清漪湖露营地等新文旅热点,带动发展精品民宿、茶家乐100余家、乡村度假旅游接待点300余家,促进产业互促共兴,走出了“农村公路+旅游招商”新路子,2022年全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0429元,在全省同类区县居第一位,2023年9月正式授牌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二是建强农特产品物流体系。大力推进“交通+互联网+茶产业+现代物流”的农村物流建设发展新模式,构建由1个县级物流中心、11个镇级物流营运中心、98个农村物流节点共同组建的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开行13条邮路,农村地区快递收寄达80余万件,连点成网助推交商邮农旅供融合发展,促进本地农产品、土特产出村创收,入选“四川省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县”。三是打造特色精品漫游线。依托蒙顶山、百丈湖打造一批精品旅游廊道,打造“一山一湖”慢行交通体系;因地制宜,随弯就势,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打造150公里“中国至美茶园绿道”,整合资金3亿元绿化美化重要旅游道路沿线茶园2万余亩,套种景观树种、灌木花卉等70万株,形成多层次、多色彩道路景观,实现“公路通到哪里、风景就延伸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