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若干举措支持低空经济“腾飞” 首批11个试点已通过评估
近日召开的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链产品发布会公布8条新航线、7款“四川造”低空产品。活动现场,四川还公布《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涵盖基础设施、场景应用、科技攻关、低空制造、专项基金5大板块共16条政策。
从蓄势“起飞”向乘势“高飞”,四川省正为低空经济发展培育沃土。
能放尽放 能飞尽飞 能试尽试
根据此次发布的《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四川每年将统筹安排3亿元省级资金,专项支持低空经济发展;鼓励市(州)广泛开展低空场景打造,对具有示范效应的应用场景最高补助60%;开展低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50%的资金支持;支持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最高奖励2000万元;设立总规模30亿元(首期10亿元)的低空经济专项基金,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据了解,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四川已汇聚200多家低空装备制造企业、69家通航企业、1419家无人机运营企业,通航有人机保有量全国第一。
今年,四川低空改革试点将迈出新步伐。实现能放尽放,在国家空域分类管理运行前,全省规划了超过40万平方公里的报备空域,最大限度释放低空资源;实现能飞尽飞,无论短途运输、物流配送,还是观光旅游、高端接驳,只要商业逻辑清晰、示范效应明显,都将优化流程,提前1小时申报即飞;做到能试尽试,有意愿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均可在2026年6月前申报试点,即报即评,安全和监管主体明确、方案合理,即可试点。
目前,首批11个试点已正式通过评估。
低空飞行场景持续丰富
今年四川将开通8条低空航线,为进一步丰富低空应用场景提供重要支撑。其中,包括成都淮州至阆中古城等4条载人航线,让乘客既可享受跨越山河、“缩地成尺”的便捷出行,也能沉浸式体验飞翔天地间的独特乐趣。此外,还将新开通成都淮州至南充高坪、重庆龙兴的通航载货航线以及阿坝州金川(小金)—成都都江堰、绵阳北川—自贡凤鸣无人机载货运输航线。
此前,四川抢抓机遇布局发展低空经济,不仅形成了一条由众多标志性产品串联而成的产业链,还在实践中探索出丰富的应用场景。
川航集团联合沃飞长空推出“民航+低空出行”城市接驳场景,让四川人“打飞的”出行成为现实。在取得民航局相关适航及运行资质后,双方将重点围绕短途通勤、低空观光、低空物流、应急救护等领域开展商业运行。今后,旅客乘坐民航飞机抵达天府机场后,乘坐直升机只需15分钟可抵达重点商务区。
无人机运输方面,四川邮政积极推广无人机快递业务,目前已在全省布局了13个市(州),解决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成都邛崃开辟了飞越龙门山脉的“空中邮路”,居民取件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0分钟;在眉山洪雅,“无人机+驿站”模式破解黄里村“九沟十八岔”的配送难题;在雅安汉源,车厘子空中运输服务助力新鲜农产品快速进城;海拔4700米的甘孜石渠,成功实现高海拔极寒环境低空配送,偏远高原牧民也能收到云端邮件。
交旅融合场景也在拓宽。北川县开通“低空看北川”文旅项目,游客可以从空中俯瞰羌寨。阆中“空中看古城”低空文旅新场景自去年12月运行以来,水上运动飞机已安全起降2000余架次,5000多名游客从空中领略到阆中古城“三面环水、四面环山”的壮丽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