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花木兰”王洪萍入围 2023年“最美海上搜救人”全国30强

来源:
发布日期:
浏览:
打印

日前,四川“水上花木兰”雅安女船长王洪萍入围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四部联合开展2023年“最美海上搜救人”全国30强! 

王洪萍,四川铁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海务人员,汉源县唯一一位二类女船长。

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2800多个值守的日夜,巡航8万多平方公里,2万多小时的巡航时间,她用奉献谱写人生乐章,用平凡诠释为民服务,用忠诚坚守职业道德,用心用情用力,默默守护汉源湖的航行安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航港人的担当与使命。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

时代召唤巾帼,奋斗成就梦想。谁说女子不如男?王洪萍用行动诠释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2020年8月21日凌晨,雅安市汉源县富泉镇中海村六组发生山体滑坡,导致省道435线交通中断,车辆、行人无法通行。接到救援任务后,王洪萍同其他船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开通了两条临时水上应急航线,此次救援先后出动船舶220余次,转运受灾人员6000人次,转运救援物资30余吨。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石棉县、泸定县多处山体崩塌导致道路中断,救援物资进不去,受伤群众出不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来不及和丈夫商量,也没有告诉上大学的儿子和在家的老母亲,41岁的王洪萍接到紧急救援任务时,只是匆匆换上迷彩服,便同自己的“战船”踏上了去石棉的路。震中的省道217线和县道067线损毁严重,沿线有大量塌方体,暂时无法抢通,开辟水上应急救援通道迫在眉睫。“虽然沿路还在余震飞石,但作为交通人,这是必答题而不是选择题”王红萍说。

到达龙头石水库新民临时码头接驳点时已是晚上8点,秋日的夜晚多少有些寒冷,但穿上橙色救生衣这件“战袍”的她,是一名战士,冷风不灭热血,摸着黑,她立即投入到水上救援工作。

“先让重伤员上船,旁边的人搭把手,扶一下担架”,王红萍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上船人员,“其实现在行船风险很大,又断电又没信号,行船可视距离有限,水库里也没有警示浮标……但是我们没得选,重伤员必须运出来及时救治,能救人,冒些风险值得!”

一句“值得”,一声承诺,这位“花木兰”将一身过硬驾船技术和救援经验发挥到极致,精神高度紧绷,从5日20时一直行船至6日凌晨5时,一批批救援人员被运进震中,一个个伤员被运送出来,抬进救护车。“很多小伙子都比不过她,专业、细心、勇敢,真的佩服”同事评价她。

第二天朝阳冉冉升起时,只在乡政府办公楼道里休息了1个多小时的她又继续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在大家的努力下,仅仅到9月6日上午,龙头石水库和大岗山水库就转运了群众伤员和救援队伍808人。 

水上“花木兰”,现实版“摆渡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洪萍用行动践行着守护群众出行平安的诺言。

船上的工作充满艰辛,做这行的多是男子,女船长更是凤毛麟角,作为汉源县唯一一位二类女船长,她更是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王洪萍工作的时候一天24小时都在船上,包括吃住都在船上,在几平方米的驾驶舱里从早忙到晚,不仅枯燥,有时也很危险,每到春秋季,风浪就特别大,浪高最高将近1米,“有一次,风浪太大,浪花吞没了船头,船差点失去掌控,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我只能尽快找个地方靠岸躲避风浪,幸好那天离岸边不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洪萍还是心有余悸。汉源湖每日水位落差近3米,水位降低后易造成码头和船舶搁浅,王洪萍就要凭着小小的身躯拉动200斤的码头。遇到汛期涨水、风浪大时,王洪萍都要在风雨里逐一检查码头的缆绳、缆桩、船只,排查安全隐患。任何的困难都打不倒她,更无法撼动她守护汉源湖、守护群众的信念。

84平方公里的汉源湖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水深最深处186米,每年发生车辆落水、人员跳湖、滑翔伞掉湖等事故二三十起,每次救援都有王洪萍的身影。“救活的每一条生命,我都觉得值得”,她认为在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就什么都值得,即使面对“为什么要救我”的指责,她都会耐心地做心理疏导。在这个岗位上8年,她成功救出近30个鲜活的生命,也拯救了近30个家庭。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心有所梦,方有所成。王洪萍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不平凡的坚守,实现着心有大我的价值追求;用自己的人生,为我们展现了“花木兰”在水上驰骋的模样,刻画了“摆渡人”在现实中的形象;用公而忘私,责任为先的真挚情怀,为港航贡献着自己奋斗不息的力量。

Copyright (c) 2021 jtj.yaan.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交通运输局 联系地址: 雅安市雨城区宁雅路44号 电话号码: 2610094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16 蜀ICP备19017734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