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无阻 航程无忧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国产大
客货运进入复苏“快车道”
今年第三季度民航客运市场需求旺盛,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8亿人次,同比增长108.3%,行业客运规模创季度历史新高。
从航空公司恢复情况来看,今年第三季度,三大航合计盈利超120亿元,集体实现扭亏为盈。在遭受疫情重创3年后,这一消息无疑提振了中国航空运输业加快复苏的信心。此外,A股七大上市航企在今年第三季度全部实现单季盈利,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后首次。
与国内航线相比,虽然制约国际航线恢复的原因相对更复杂,但国际航线也在稳步有序恢复。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司长梁楠表示,国际客运航班自8月下旬以来已稳定在疫情前的50%以上。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从目前我国国际航空运输市场恢复情况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线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我国国际航线总体水平。今年上半年,“空中丝绸之路”旅客运输量占我国国际航空市场比重持续提升,达到71%,较2019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空中丝绸之路”货邮运量占我国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的26%,较2019年同期提高了4个百分点。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航基础设施“硬联通”成效显著,规则标准“软联通”稳步推进,人文交流“心联通”更加紧密。我国累计与104个国家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28个国家建立双边适航关系。
民航基建装备稳步推进
12月16日,一架蓝绿涂装的C919自西向东飞越香港维多利亚港上空,并环绕香港岛两圈,这是国产商用飞机首次翱翔香港上空。“C919‘好靓’,为祖国航空事业点赞!”现场观看C919飞行演示的香港市民非常激动。
这一年,国产商用飞机的发展迈出了铿锵
今年4月,海航航空集团与中国商飞签署百架C919和ARJ21飞机框架性订单协议;5月28日,东航圆满完成C919首个商业航班,标志着该机
ARJ-21也迎来了系列化发展。9月26日,中国商飞7架ARJ21齐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列队”展示,公务机、医疗机、货机和应急救援指挥机,ARJ21飞机4款衍生机
此外,我国民航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湘西边城机场、安阳红旗渠机场、四川阆中古城机场、朔州滋润机场陆续通航;云南凤庆中和通用机场、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通用机场和乌审旗通用机场完成首航;拉萨贡嘎机场T1和T2航站楼整体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济南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东飞行区工程全面开工……1月至11月,民航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058.9亿元。
航线拉近距离 服务联通民心
近年来,国内部分大
为进一步提升首次乘机旅客的出行体验,民航局出台了《关于首次乘机旅客服务便利化的指导意见》,从服务对象、服务流程、服务产品、服务标准、技术支持等方面细化了具体的工作措施,让第一次乘坐飞机的旅客不再手忙脚乱。
在航班管理方面,今年部分机场的航班截载时间进一步缩短。广州白云机场、郑州新郑机场等相继调整国内航班截载时间,由航班计划起飞前45分钟调整为40分钟。一架飞机从展翅蓝天、安全落地、完成过站至再次腾飞而起,其间涉及撤轮挡、靠桥、机务放行、登机、关客舱门、起飞、落地、上轮挡等几十个保障节点,需要十几家驻场单位提供保障。国内航班截载时间的缩短,意味着这些保障节点要衔接得“如丝般顺畅”。
今年,民航局还出台了《国内通程航班管理办法》,持续推进“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建设。由拉萨到成都,再由成都到北京,两段航程、一次值机、行李直挂,其间
服务无止境。无论是一系列惠民政策、首乘服务,还是民航发挥优势让更多民众享受民航发展成果,民航人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让更多人选择航空出行、享受航空出行服务。有了好成绩“打底”,多项政策助力,下一步,中国民航将飞得更远、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