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343”模式 推动农村“定制客运”
近年来,名山区因地制宜将公交、班线、区域经营等整合发展,实行“343”模式,推动农村“定制客运”,形成了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纵横交错的农村客运网络,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3项机制”强支撑。一是建立农村客运
“4种模式”惠民生。一是开行“采茶车”,针对名山区春季茶叶采摘高峰,在客运场站设置茶叶采摘服务点,引导采茶工从车站到茶园,按照各乡镇茶叶市场位置和茶叶收购时间,合理设置运行线路,确保鲜叶及时交易,2年来,累计运输人次达35万余人次,实现“茶园到茶市”。二是开行“赶场车”,统一收集各乡镇赶场时间,建立客运车辆赶场调度机制,在赶场日增加村到镇车辆运行趟次50%,确保群众随到随走,实现“家门到集市”。三是开行“上学车”,针对农村地区学生上下学通勤需求,合理设置学生乘车固定站点52个,覆盖全区农村范围内中小学生1500余名,在学校上下学时间段,日平均调度车辆30余辆保障学生通勤需求,推动“车辆多跑路、学生少走路”。四是开行“预约车”,在招呼站牌公示车辆预约联系方式,确定车辆发班员,根据实时定位系统,调度车辆就近载客,2年来,共接受预约服务1000余次,保障群众“抬腿就能上车、开门就能到家”。
“3个措施”强管理。一是推动“四个统一”,投入资金400余万元,统一全区乡村客运